地址:江阴市青阳镇普照工业园 |
邮编:214401 |
电话:0510-86501738
|
0510-86517831 |
传真:0510-86517831
|
手机:18915221738 |
联系人:周女士 |
|
|
 |
新闻 |
|
 |
 |
硅橡胶自粘带基材改性制备方法及技术突破
|
更新日期:2025/9/18 |
硅橡胶自粘带的核心性能依赖基材改性技术,传统甲基乙烯基硅橡胶基材存在耐油、耐溶剂性不足的问题,通过分子结构调控与复合改性,实现了基材性能的全面升级,为其在多场景应用奠定基础。 在基材制备阶段,采用 “共聚改性 + 纳米填充” 双技术路径。共聚改性方面,通过甲基乙烯基硅氧烷与三氟丙基甲基硅氧烷单体共聚,在分子链中引入氟烷基侧链(摩尔分数 5%~10%),利用氟原子的强电负性增强分子间作用力,使基材耐油性显著提升 —— 经 IRM903 标准油浸泡 72 小时后,体积变化率从传统基材的 25% 降至 10% 以下,突破了硅橡胶在油污场景的应用限制。纳米填充技术则选用粒径 20~50nm 的石墨烯 / 白炭黑复合粉体(添加量 8%~15%),通过硅烷偶联剂(KH-560)表面改性,解决纳米粉体团聚问题,使基材拉伸强度从 8MPa 提升至 12MPa,断裂伸长率保持 300% 以上,同时导热系数提升至 0.4W/(m・K),实现绝缘与导热功能的协同。 技术突破体现在反应控制与分散工艺的创新。采用连续式溶液聚合工艺,通过在线黏度监测(精度 ±5cP)实时调控聚合反应速率,使共聚物分子量分布指数(Mw/Mn)稳定在 2.5~3.0,避免传统间歇聚合导致的性能波动;在纳米填充环节,引入超声辅助混炼(功率 300~500W,频率 20kHz),使复合粉体在基材中的分散均匀度提升 40%,通过透射电镜(TEM)观察,粉体团聚粒径≤100nm,确保基材力学性能与导热性能的均一性。这些技术突破使改性基材可适配化工管道防腐、高温设备密封等复杂场景,拓展了硅橡胶自粘带的应用边界。
|
|